
「我已經過得不錯了,但心裡就是不快樂。」
如果你也這樣想過,很可能不是你懶,也不是你不感恩,而是你來到了人生另一個轉折點:財務卡關期。
很多人會以為卡關是「沒錢的時候」才會有的問題。但更難說出口的,是「其實我賺得還可以,但我越來越不快樂」。
你可能也感覺得到:
- 明明收入比過去穩定,卻比以前更容易煩躁;
- 明明生活算舒適,卻常常有一種「好像卡住」的悶感;
- 明明被別人稱羨,卻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要什麼。
你不是特別脆弱,而是你走到了下一個門檻。我們稱這種狀態,叫做「財務卡關期」。
💡 什麼是財務卡關期?
簡單說,它是「生活不錯,但你知道你可以更好」的階段。

你現在有穩定收入,甚至有小筆存款或被動收入的雛形;
生活品質也不差,朋友覺得你混得不錯、家人也覺得你很穩定。
但你心裡知道,有個聲音一直沒停過:
「這樣就是我要的一輩子嗎?」
「我真的願意這樣過30年嗎?」
這就是財務卡關,不是你失敗,而是你進階了。
🔍 為什麼財務卡關會出現?

1.你過去靠「壓力」前進,現在壓力沒了
- 很多人是為了「逃貧窮」或「證明自己」而努力,一旦基本穩定,反而失去了推力。
2.外界都說你很好,你卻開始懷疑人生
- 當周圍人都滿足於現狀時,你一想突破,就變得格格不入。你怕改變會讓你顯得「不知足」。
3.你現在的身份,不再能撐住你想成為的樣子
- 你可能在一份安穩的工作裡,但內心一直在想:「如果我現在離開,會不會太傻?」這就是你正在被「身份與可能性」拉扯著。
🧠 財務卡關背後的信念卡點
你知道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多,卻遲遲不敢行動。
有時候不是你懶,而是你潛意識裡不敢面對「如果我改變,會不會把一切搞砸」的風險。
「如果我再往前,會不會失去現在擁有的?」
「如果我改變,還有沒有人會認同我?」
這些都是「身份保護機制」在作祟。它會讓你自動踩煞車,即使表面上還在運作,內在早就卡住。
最常見的狀況有:
- 做事變慢,但又停不下來;
- 情緒容易浮躁,卻找不到明確原因;
- 對原本熱愛的事失去熱情,卻又不敢真正放棄。
這不是失敗,是升級前的震盪。
📈 如何突破財務卡關?
突破不是突然改變,而是「先說真話,再找方向」。

這裡有三個簡單但強大的練習,從今天就能開始:
練習1:對自己說實話
👉寫下:「我現在最不敢承認,但其實一直在想的事是 ________。」
練習2:角色轉換練習
👉 問自己:「如果我不是現在這個身份,我會選擇怎樣的生活?」
(用「旅行者」、「創作者」、「自由工作者」等角色來嘗試)
練習3:允許空白發生
👉 安排一整天「沒有計畫」的時間。觀察你會如何安排它。
如果你連一整天的自由都不知道怎麼過,那你很可能早就習慣了「被框住」的生活。
🔄 穩定 ≠ 滿足,你可以重新選擇
你可能過得比90%的人好,卻比以前更常懷疑人生。
這不是你的問題,而是你正在經歷「目標動能轉換期」。
從「我想要穩定」變成「我想活出自己」的過程,會讓你一度迷茫。
但請記住:
「真正的自由,不是不用工作,而是可以自己決定工作是什麼。」
你不是迷失,而是醒來了。
🎯 如果你現在正在卡關,我想對你說:
你不是不夠努力,而是你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階段的自己。
過去的你靠著努力、紀律、撐住。
接下來的你,會學會用熱情、選擇和創造力,去重新定義人生。
這段財務卡關期,看似模糊、像是在原地打轉,
但其實你正在整合過去,準備重啟。
如果你正在經歷財務卡關的階段,請相信——這不是停滯,而是升級前的準備。
📝 小任務互動:
這週請你做一件事,真的寫下來:
「如果我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,不為了任何人負責,我會怎麼安排我的每一天?」
寫完之後,不急著改變什麼,但請你盯著那張紙,問自己一個問題:
「我現在的人生,有幾成像我真正想要的?」
這不是馬上要你做劇烈的選擇,而是讓你重新對準自己的方向感。
如果你願意,可以把你寫下的那一小段,截圖或留言分享給我們,或是直接在直播上與我們互動喔。
📚 延伸閱讀:
提升財富,從改變思維開始,加入財富思維官方LINE@學習更多財商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