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吸引力法則不是幻想,也不是心想事成那麼簡單,而是你有沒有準備好「成為」那個能接得住願望的人。
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些說法:
- 「只要你相信,宇宙就會給你。」
- 「寫下你的目標,每天想像它實現,它就會來找你。」
- 「要的是感覺,要先感覺到自己已經成功了,成功才會來找你。」
你有照做,也很相信,但現實完全沒變,甚至更焦慮。
那是因為——你少了真正關鍵的3個前提。
✨ 1. 你以為你在「吸引」,其實你在「許願」

很多人對吸引力法則的理解,停在「我想要什麼,就跟宇宙說」這個階段。
但宇宙不是你的小秘書,更不是神燈精靈。
它只會回應「你是誰」。
當你說「我希望變有錢」,這個訊號其實是「我現在不是有錢人」;
當你說「我想遇到好對象」,你正在強調「我現在是孤單的」。
宇宙回應的,不是你說的話,而是你發出的「頻率」,也就是你當下的「狀態」與「身份」感。
你越想吸引,越顯示你內在的不相信——它還沒來,因為你還沒成為「會擁有它的人」。
✏️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值得、能夠,也不認同那個願望的身份,那一切就只是空想。你不是缺「願望」,而是缺「與願望對等的身份能量」。
✨ 2. 你有下訂單,但你不敢收貨

這點超多人中槍。
你有寫願望清單,有做顯化冥想,但當機會真的出現,你卻開始懷疑、拒絕、甚至閃躲。
不是因為你不想成功,而是你內在還沒準備好承接成功會帶來的責任、自我改變,甚至旁人的眼光。
成功不是只有亮面的,它也會帶來新的壓力與功課。
所以很多人許願成功,卻無法承接成功真正的樣子——結果一邊追求、一邊自我阻礙,讓願望始終在門口打轉。
✏️成功會讓你暴露。暴露於他人的注目、期待、批評,也暴露於你自己內在對價值感的考驗。如果你心底沒有認可自己,就算宇宙送來了,你也會拒收。
✨ 3. 你沒有「感覺」,只有「渴望」
在顯化法則裡有一句經典是:「你要感覺像它已經發生了。」
這不是在演戲,而是要你用「已經擁有者」的視角與情緒,去過當下的生活。
你越是焦慮地等待它來,越會加強「我還沒有」的頻率。
反過來說,如果你能進入「那個版本的自己」——比如:開始理財、打理外表、安排時間做你真正想做的事,那你就是在校準頻率。
宇宙是很聰明的,它不會聽你說什麼,它只看你怎麼活。
✏️ 吸引不是靠說服,而是靠一致。你說你想要豐盛,但你每天的行動都在傳遞匱乏,宇宙不會跟著你的話走,它只會跟著你的能量做決定。
💡 那到底要怎麼「正確顯化」?
不是多說幾遍願望、不是把目標寫滿牆、也不是單靠冥想就能改變。 你要開始做這三件事:

- 去成為那個「有能力承接願望的人」
- 去清理你對成功、金錢、愛的恐懼與限制信念
- 去練習「感覺自己已經活在那個狀態」的小日常
✏️ 例如:如果你想吸引高收入,那你可以先試著為自己打造一個「高收入生活風格的一天」,不一定要花錢,而是從作息、穿著、談吐、安排自己專屬的時間開始,這些都是頻率的校準方式。
✏️ 或者,如果你想吸引健康與美好的關係,那你得先練習如何在沒有伴侶時也過得自信舒服。你發出的頻率不是「我好孤單」,而是「我已經很完整,只是想多一份分享」。
我們在財富思維課程裡,其實就花了很多時間在做這件事。
幫你從「想要」變成「配得」,從「學習者」變成「創造者」。
你不是沒顯化能力,你只是還沒調對頻道。
如果你有看過《秘密》,也做過很多練習,卻覺得對你不太靈,
那你可以來我的線上直播聽聽,我們會拆解你卡住的頻率層次,也會帶你做一個小練習,找回你的顯化力。
📚 延伸閱讀:
提升財富,從改變思維開始,加入財富思維官方LINE@學習更多財商知識